国内家族信托第一案
 
 
原标题:“国内家族信托第一案,竟是大房二奶撕逼大战”
石榴询财(南小鹏)
 
 
        对于不少读者来说,听到家族信托,就有一种特别高大上的感觉。
        但实际上,信托的本源是财产分割传承的一种手段。而且在欧美国家,包括香港地区,做一个最简单的保险金信托,信托本身也就几千元律师费而已。
        而在国内,过去的几十年,很多人把购买信托直接与购买理财直接画上了等号。
        这几年,随着监管压降非标固收信托规模,并要求信托回归本源,家族信托又慢慢的火了起来。
可是结合我国信托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国内的家族信托,还没有接受充分的司法对抗的考验,还是需要谨慎对待。
 
 
 
 
案情回顾
 
 
        虽然该案件的判决部分没有完全对外公开,但结合可查阅的执行裁定和多方资料可大致将还原案情如下:
        案件中父亲于招行通过“外贸信托”给孩子做了个家族信托。但结果是,这笔资产被申请冻结了。
        执行裁决书中这样写道:
        “涉案的3383万元中绝大部分是胡某某出于法定抚养义务为他与张某某的非婚生子张小某设立的家庭信托基金,基金所获收益用于张小某的生活、教育等开销。”
        所以,这个孩子,不是长房嫡子,是二房庶子。
        然后根据“不当得利纠纷”这个描述,基本可以确定:
        男方通过家族信托,偷偷给二房庶子,留了一大笔钱。现在长房发现了,杀将过来,以婚内共同财产的名义,要求击破信托,返还财产。
        并在审判过程中,要求法院,把这个家族信托,给冻结了,断了二房庶子的生活费,法院也采纳了。
        然后,二房搬出信托法,对抗冻结。
        裁决书中,二房提到:
        “从保全合法性的角度分析,《外贸信托·福字221号财富传承财产信托》项下的信托资金受法律保护,法院不应对其实施财产保全,已保全的应立解除。除符合《信托法》第17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不应当准许当事人因其与委托人之间的纠纷申请对信托公司专门账户中的信托资金采取保全措施申请。”
        但是,最终武汉中院,驳回二房请求。
        明确“为避免委托人转移信托受益权或信托理财回赎资金行为” 进行冻结。
        且“该冻结措施不涉及实体财产权益的处分,不影响信托期间内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对张晓丽的信托财产进行管理、运用或处分等信托业务活动,只是不得擅自将张晓丽的本金作返还处理,不属于对信托财产的强制执行”。
        也就是说,这个冻结行为本身,虽没涉及实体判决,但已经挑战了这笔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毕竟,二房庶子的生活费全断了。
        这个案件最终的判决如何,也已引发了全行业的高度关注。
        估计大房和二房也没想到,一不小心,成了知名案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事实上这几年,国内有些金融机构,为了搞家族信托而搞家族信托。仅是将信托直接当做一种“金融工具”,而完全忽视了家族信托的法律意义。究其原因,国内的家族信托也好、遗嘱信托也罢,还是其他形式,相对于海外,法律依旧不够完善,关键是缺乏上述案例这样的司法考验。
        上述案件中,长房完全可以按照信托法17条,以婚内共同财产男方没独立处分权为由,挑战这个信托成立的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也就是说,这钱有瑕疵,信托成立也自然有瑕疵。
 
 
财富传承,理财规划固然重要,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敬畏心”始终不可摒弃。
 
 
(以上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
 
 
 
 
关于传家
 
 
        南京市建邺区传家遗嘱服务中心是由建邺区司法局作为主管单位,联合多家法律、金融、科技等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民生公益项目。作为全国首家法律服务产业园——河西•建邺法律服务产业园的法律替代服务项目,传家遗嘱服务中心通过开展公益普法活动,对民众进行婚姻、继承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致力为新形势下公民财产的合理、合法、合意传承保驾护航,推动法治进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传家传承助手
 
传家遗嘱服务中心将为南京市所有社区提供遗嘱服务,尤其针对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传家将突出自身的公益属性,免费提供遗嘱订立服务,探索新形势下法律服务创新的一条新途径。
 
 
遗嘱传承  活动咨询
敬请扫码联系
 
 
 
 
 
        来源:石榴询财(南小鹏)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仅作为学习和研究使用,本公众号上所转载或引用内容均标注来源及出处,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传家遗嘱库立场。转载或引用内容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使用请联系原作者并获得许可。如涉嫌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